沉默是金

把规则藏起来,把自己露出来,放肆去爱。

不为别人,为了自己也不该冲动把之前写的总结删掉……重写一遍吧。


世界上所有的伟大的作品,并不是得到了每个观众的热爱,而是对那些看懂它的人产生了积极或深刻的影响。如果文字价值的评判只有一种标准,世界该多么无趣。

创作本身是理想且自由的,它可以完全虚构,也可以戳痛现实,只是不论哪一种,它内核的真善美,追求与崇拜,都不会脱离于当下世俗。普世的审美固然存有偏见,正常的现象虽然也未必正确,但是由于受人自身社会属性的局限,每个人都是在当下生活的社会认知体系里,创造并寻找着属于自己的一隅天地。

现实的边界不是警戒线,却是文化产品得以参照的一个标准。就比如“推演的逻辑”,它帮助我们在进行创作的时候,能够让想象在合理的逻辑下展开可行的预判。不管创作题材多么魔幻,不管文本内容多么架空,它的行文逻辑却一定是符合当前的社会经验的。就好像《大鱼海棠》,虚构的时代里真实的爱与不舍,就好像《哈利·波特》,虚构的世界里真实的爱与正义。一个好的故事,一个虚构的好故事,可以有自己的三观,但如果其道义完全忤逆主流价值,就会成为作恶的借口。

而构建符合逻辑的全新的世界观,正是最最考验笔者能力的。词藻可以积累,真实的经验也可以去体验,只有逻辑是独一无二的,它代表你看待世界的角度和态度。

一个可以称得上好的作品,同时要具备第二个特点,就是经得住时间和人言的考验。没有作者可以挑选读者,就像我写策划,也没办法拒绝甲方一样。余秋雨说“文化苦旅”,大概是想表达在探索文化边界和深度的过程里,总要独自经历一些思想的碰撞,或者和历史寂寞的对话。但是作为我来说,真正的苦却是来自于无人交流或者不被理解的郁闷。

以前写杂志,摸着铅字印刷的书页爱不释手。可是后来,在一次又一次接收不到任何反馈的时候,我终是放弃了那种只有自己欣赏的满足。走不出舒适圈,得不到有效回馈,就看不到不足,也不会有进步。不进步,作品早晚被淘汰。同样,逃避接受市场检验的人,势必会被人遗忘在昨天的历史里。

评论(1)

热度(4)